《哈利·波特》20年后重映:我发现,伏地魔和哈利·波特其实是同一种人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书单 Author 书单君
今年,哈利·波特40岁了。
“哈利·波特”系列电影的第一部,《哈利·波特与魔法石》4K修复版将在内地重映。这是属于所有还未丢失童心的人的共同节日。
海报上依然是那个戴着圆眼镜的青涩男孩,小哈利似乎从来都没有长大过。当年那些相信魔法存在的孩子,即使已经长大成人,也有相当大一部分,依然还相信魔法的存在。
“哈利·波特”系列到底有什么魅力,即使过了近20年,还有如此多的人热爱他。
其中的秘密,绝不是魔法那么简单。书单君认为,《哈利·波特》真正的魅力,其实是一颗纯真的童心。
我们在功利至上的社会上打拼得太久,往往会把内心最柔软,最单纯的一部分藏匿起来,久而久之,有些人便把它给弄丢了。
但依然有部分人,不愿意遗失童心,于是他们把它寄托在“哈利·波特”里。因为善良勇敢的小哈利,象征的正是每个人心中,照亮平庸日常的那粒魔法之光。
据说,哈利·波特的诞生起源于JK罗琳的一次旅行。
在从伦敦去曼切斯特的火车上,她偶然透过窗户,看到一个戴着眼镜的小男巫冲她打招呼,于是立刻决定以此为起点,写一本魔幻题材的小说。
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。
这个小男孩其貌不扬,戴黑色的圆框眼镜,有点怯懦。跟别人不同的是,他头上有一个闪电形状的伤疤,还能跟蛇对话。
小哈利一直寄住在很嫌弃自己的姨妈家,直到有一天,他突然收到了一个神秘学校的通知书。
很快,他拥有了自己的猫头鹰,又通过九又四分之三站台,登上了前往霍格沃茨学院的列车,一场通往魔法世界的冒险就此展开。
最后,他打败了魔法世界人人谈之色变的伏地魔,为动乱已久的世界,带来了和平。
乍一看,《哈利·波特》其实有点像美国超级英雄的故事,一个代表正义的男孩,不断磨砺成长,最终打败邪恶势力 ,拯救整个世界于水火之中。
但认真看过以后,你会发现两者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核。
超级英雄故事是讲给大人们听的童话故事,其中的逻辑简单直接,非黑即白,而《哈利·波特》的故事虽然发生背景为魔法世界,本质上却是一个“成人故事”。
JK罗琳并没有想要粉饰现实世界的黑暗,她所设置的人物也没有绝对完美的,看似慈祥靠谱的邓布利多,在帮助哈利·波特的背后也有自己的小九九,为哈利而牺牲的斯内普教授,某种程度上,也害哈利成了孤儿。
《哈利·波特》的读者不乏很多孩子,JK罗琳在创作之初,一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,为什么她会觉得孩子们需要接收这样的信息呢?
书单君想,也许是罗琳想让每位读者都了解到,真正的童心是怎样的。
词典上对于童心有以下两种解释,一是孩子气,二是本性,真心。
我们似乎很容易注意到表象的童心,穿一件卡通T恤是童心,去坐旋转木马是童心,开心时像孩子一样蹦蹦跳跳也是童心.......
但真实的童心远不止于此,童心更像是赤子之心,是率直、纯真、善良、热爱生命、好奇而富有想象力、生命力旺盛。
这种能力每个人生来都有,却只有少数的人能保留下来。
Jk罗琳想通过《哈利·波特》告诉我们,孩子气固然宝贵,但在经过种种磨难、考验后所拥有的童心,才是真正难得的,也是我们应该不断追求的。
而哈利·波特之所以如此长盛不衰,也许是因为,不管何时进入魔法世界,我们都能够与久违的童心相遇。
伏地魔和哈利·波特,本可以成为同一种人
《哈利·波特》中,最大的死对头就是哈利·波特和伏地魔,但这两个人的人生轨迹,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雷同的。
在伏地魔还不是没鼻子的怪叔叔前,他叫做汤姆·里德尔,出生、成长于孤儿院,因为会魔法而备受欺凌。
哈利父母双亡,寄住在姨妈家,睡在阴暗狭窄的橱柜里不说,还要受尽冷嘲热讽。
后来邓布利多带伏地魔进入霍格沃茨魔法学院,而海格护送哈利入校。
他们的人生转折发生在同一阶段,此后却像两条相交线的后半部分,渐行渐远。
虽然备受欺凌,但哈利对身边的人从来没有太大的恶意。
初次在火车上见到罗恩时,,他看出了对方的窘迫,就慷慨地请这位朋友吃了一堆零食。
后来甚至不顾生命危险,从大火中救出了他的死对头马尔福。
哈利当然并非完人,他好奇心过于旺盛,有时还会很莽撞,但他性格中的童心,是难能可贵的。
很多看过《哈利·波特与魔法石》的观众,可能都对其中一个场景印象深刻,那就是哈利发现了厄里斯魔镜——一面能够折射人欲望的镜子。
哈利在镜中看到自己和父母在一起,为了能够感受家庭的温暖,他不惜多次违规,回到镜子前。
邓布利多教授知道以后,告诉他:
“世上最快乐的人,才能在镜中看到真实的自己,镜子反映出的,正是我们心中最渴望的事。但镜子不能提供我们真正的知识或者真相,人类总是在镜子中虚度光阴,甚至因此而发疯。人不能活在梦里,不要依赖梦想而放弃生活。”
在意识到这一点后,哈利很快回归了现实。
而伏地魔则全然相反。
霍格沃茨为他创造了一个相对舒适平和的环境,按理说,他应该对此感到感激,最起码,应该做到友好相待。但五年级时,伏地魔偶然发现斯莱特林的密室,放出了密室里的蛇怪,杀死了桃金娘,他一点不为此觉得不安,还把这件事栽赃给了海格。
伏地魔和哈利·波特都有对魔法的天赋,邓布利多甚至称伏地魔是,他所见过的“霍格沃茨有史以来最聪明的学生”。然而,哈利·波特把这种能力用在了帮助他人、与坏人斗争上,而伏地魔则将其用在了伤害他人和制作魂器获得永生上。
在听说了自己将会被哈利杀死的预言后,他立刻前去杀害哈利,即便哈利只是一个手无寸铁的婴儿。
最后却弄巧成拙,不但没能杀死他,反而在某种程度上,让哈利成为自己最大的软肋,最终被哈利亲手杀死。
如果伏地魔没有被自己的欲望吞噬,始终保有童心,也许,他有机会和哈利·波特成为同一种人,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,而不是掉进自己的厄里斯魔镜中。
日常生活中,伏地魔很多,哈利·波特的存在却显得很是稀缺。
我想,很多人如此想要相信哈利·波特的魔法世界是真实存在的,并不是因为真的觉得魔法能够改变生活,而是希望自己不要被同化为“伏地魔”,更希望即便处在复杂艰难的生活里,也能像哈利一样,始终有勇气捍卫自己的童心与本真。
童心不是娇柔的花朵
其实童心,是一个有些被滥用的词。
和“梦想””情怀”“正能量”一样,它们都有着无比珍贵的出发点,却因为在商业社会中被包装、贩卖,而变成了口号和标签,失去了原来的味道。
以至于到了现在,未经世事的天真可以被叫做童心;逃避长大的幼稚可以被叫做童心;过度保护的巨婴也可以被叫做童心。
上述畸形的观念,在我们的社会中比比皆是。更糟的是,很多成年人都处在这样畸形的两种极端里。
一种是,肉体已经成熟,内心却完全还处在低龄儿童的阶段。
武志红在《巨婴国》里提出了中国式巨婴的概念:作为成年人,极度自私,只求索取没有奉献,绝对的以自我为中心,所有人都要围着他转才是正确。
把别人的帮助、赠予视为应该,没有丝毫的感恩之心,全世界都是欠他的。另一方面,他们又喜欢把自己依附于某种权威。这种权威往往是自己的父母。
这样的人,就是典型的巨婴。
哈利·波特在霍格沃茨学院中的死对头,马尔福,本性并不邪恶,最后也向哈利敞开了心扉,和以前的同学们一起合作,拯救了巫师世界。
但是就早期而言,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巨婴形象。
马尔福的家境特别好,作为家中独子,更是被父母宠上了天。这造就了他傲慢自大,喜欢炫耀的性格。
在原著中,马尔福的口头禅就是“我爸爸……”,仿佛老爸的成就是他自己的成就。
这不就是“哈利·波特”版的“我爸是李刚”么。
另一种成年人,则是完全脱离了稚气,却也丢失了那些孩童时最宝贵的东西,譬如相信善良、勇气和爱的力量。
《哈利·波特》中那些最终倒戈,臣服于伏地魔的成年巫师,都是这样的代表。越是丢失了这些纯真之心的人,就越容易被欲望所诱惑。
之前有网友嘲笑说,强大如斯的伏地魔,他永恒的对手居然是一群高中生。
但其实少年身上有着成年人所不具备的东西,那些东西每个人都有过,只是人长大以后,容易把它弄丢了。
真正可贵的童心,还是哈利·波特本人。他经历过悲惨的童年,成长以后也一直被伏地魔的阴影笼罩,经历过一般小孩不会经历的残酷现实。
这样的小哈利,也一直没有丢失自己的纯真之心。
它不是在玻璃瓶里被精心保护的花朵,经不起一点现实的风雨。而是即使身在黑暗之中,也能从爱和阳光里汲取养分,穿过黑暗,直面邪恶。
有句话说,屠龙的少年最终往往会变成恶龙。而让小哈利最终没有变成恶龙的,正是他那颗被无数“哈迷”们所爱着的童心。
✎✎✎
重映日即将到来,朋友圈里一群“哈迷”在欢呼雀跃。
虽然《哈利·波特》最初是一部写给孩子的书,但真正热爱“哈利·波特”的人,大多都是成年人。他们平时散布在各个行业领域,对于社会的各种规则谙熟于心。
但是“哈利·波特”的魔法,使他们集结起来。就像是散布在“麻瓜”中的巫师一样,见识了现实的残酷,这群人还依然相信有魔法的存在。
是他们傻吗?还真不是。
《哈利·波特》的作者JK罗琳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上说过:
我们不需要魔法来改变世界,我们自身已经拥有了需要的所有力量:我们有能力更好地想象。
是的,我们人人都是“麻瓜”,被囚困在没有魔法的平凡世界里。
但总有些人不甘认命。他们明白现实是怎样的,却依然选择相信“哈利·波特”和他的魔法世界是真实存在的。
他们所相信的,正是高于平庸日常的想象力,是纯粹的勇气和爱,也是世界会变得更好的念头。
而只要你相信,它们就会存在。这不正是我们这个平凡世界里,真实存在的魔法吗?
本文转载自一个推荐好书的微信公众号“书单”(ID:BookSelection):这里有一群三观正的读书人,与你分享思考,推荐好书。关注书单,我们一起通过阅读,变成更好的人。转载请联系“书单”公众号。
将我的公众号设为星标茫茫人海中,永不失散进入公众号主页——点击右上角三个点点——点击“设为星标”(或在右下点个“在看”)